毕节市医疗保险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 按病种分值付费(DIP)试点改革新闻发布会召开
为进一步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,促进毕节市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,扩大宣传覆盖范围,营造良好舆论氛围。8月9日,毕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对毕节市医疗保险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(DIP)试点改革工作情况及初步成效进行发布。
新闻发布会首先介绍了DIP试点改革政策背景及重要意义、毕节市DIP试点工作推进情况、毕节市DIP试点工作初步成效以及毕节今后试点改革工作打算。
据了解,毕节市确定为DIP国家试点城市后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迅速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,下设办公室在市医保局,各县(市、区)也比照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和办公室,高位推动全市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。
【资料图】
按照国家局和省局的要求部署,根据省局下发的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方案,制定了毕节市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,于2022年4月12日正式印发实施。2022年底,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,协同完善工作机制,加强基础建设,推进医疗机构配套改革;到2023年底,基本实现病种、医保基金全覆盖,各项工作机制更加完善,基础建设全面加强,医疗机构配套改革成效明显;到2024 年底,全面完成以DIP为重点的支付方式改革任务。以“抓扩面、建机制、打基础、推协同”四个方面任务为主线,突出阶段性重点,稳健推进改革工作,力争提前实现全面覆盖、机制完善、基础夯实和改革协同目标。
据介绍,毕节市DIP试点工作初显成效。一是医疗机构的病案质量有所提升。通过DIP综合管理平台系统设置的规则对医院上传的DIP病案数据进行质控,病案质控的通过率较2021年的97.95%上升到99.45%,上升了1.5个百分点,医院的病案填写逐步趋向规范。
二是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逐步规范。较2021年,全市医疗机构医疗行为逐步规范,过度检查、分解住院等不合理诊疗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,医院成本逐步降低,医院精细化管理更加明显。住院次均费用从3304.81元下降至3124.13元,次均降低180.68元,同比降幅5.47%;平均住院日从6.68天下降至6.29天,同比下降0.39天;检查检验总费用占比从23.26%下降至21.42%,同比下降1.84个百分点;7天再住院率从0.18%下降至0.11%,同比下降0.07个百分点;15天再住院率从0.37%下降至0.27%,同比下降0.1个百分点。
三是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所提升。较2021年,医疗机构收治的病种越来越全面,纳入DIP结算病例占比大幅增加,收治复杂和疑难病例占比明显增多,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。医疗机构病种结构(CMI)从875提高到1054,上升179,同比上升20.53%;DIP病种覆盖率从87.4%提高到93.11%,上升5.71个百分点。
四是患者的个人负担有效减轻。较2021年,患者的个人自付费用占比明显降低,患者就医满意度进一步提高。个人自付费用占比从21.50%下降至17.86%,同比下降3.64个百分点。
五是医保基金使用效益有所提高。较2021年,医保基金管理规范,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。参保患者住院就医基本医保费用占比从67.80%增加至70.06%,同比增长2.26个百分点;同时,按DIP付费方式结算,医保基金减少支出4931.43万元,其中,居民医保4588.04万元,职工医保343.39万元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锦焘
编辑 汪瑞梁
二审 顾野灵
三审 李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