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乃林、李玉刚对话戏歌中的“腔”与“调”
20230726 音乐周报
7月18日,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,《音乐周报》策划并主办的“中华戏歌创演计划”在吉祥大戏院举行“腔·调”艺术家对话活动。当天,吉祥大戏院董事长、京剧表演艺术家富博洋担任主持,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、作曲家杨乃林,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、青年艺术家李玉刚对“戏歌”的创作、演唱进行了一次具有指导性的深度对话。《音乐周报》联合北京时间、北京晚报、吉祥大戏院视频平台线上播出了该活动。
活动中,杨乃林从作曲家的角度解释了什么是戏歌。“我认为,戏是戏,歌是歌,必须得分清楚。”而戏歌既不是戏,也不是歌,是具有戏曲味道的歌。所谓戏曲味道,指的是歌曲的腔调、演唱方法或演唱风格具有戏曲的特点。此外,戏歌的另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像戏曲那样带有地方语言属性。对于戏歌怎样演绎才能唱出戏的韵味、歌的委婉,李玉刚的建议是平时要多听戏曲,听得多了,对于节奏、韵味的把握逐渐会有自己的理解。他还现场示范演唱了杨乃林作曲的《梨花颂》,得到了杨乃林的高度评价和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。
【资料图】
李玉刚说,“今天的年轻人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国外音乐风格,民谣、嘻哈有很多年轻人喜爱。但像《梨花颂》等作品,唱词简短、唱腔美,有东方意境,很多人听之前都没想到我们的戏曲也能那么美和有魅力。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从业者更加努力地贴近大众,推出更多好作品,让年轻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
前辈艺术家为普及、传承戏歌作出的努力,吸引、感染了更多人参与到戏歌的学习、创作、推广中来。这也是举办此次“腔·调”艺术家对话活动的目的之一。7月18日的活动现场,有不少观众都是各大艺术院校的学子,包括中央音乐学院、中国音乐学院、北京现代音乐学院、中国传媒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,他们也对创作、演唱戏歌表现出了浓厚兴趣。
田睿阳是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音乐学专业的学生,“当年我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时,在才艺展示环节我演唱的就是《梨花颂》。”评委老师告诉她,这首歌的作曲杨乃林正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。进入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后,田睿阳花了很多时间去了解、学习京剧,现在她自己也在尝试写戏歌,“今天老师们的对话内容令我受益匪浅,我一定会参加之后的戏歌征集活动,希望自己能参与到戏歌的传承、发展中来。”
“中华戏歌创演计划”旨在推动戏歌创作,推出时代精品,提升华语流行歌曲品位,促进戏曲在当代的进一步流行化和普及。活动由“谈戏歌”“学戏歌”“征戏歌”“唱戏歌”四大板块组成。其中“谈戏歌”在2022年底以云论坛的形式开展,来自创作、演出、学术、传播等领域的八位专家阐述了各自的实践探索和学术观点。此次在吉祥大戏院举办的“腔·调”艺术家对话是“中华戏歌创演计划”的第二板块“学戏歌”。第三板块活动“征戏歌”也同步启动,《音乐周报》微信公众号为广大创作者开辟作品报送渠道,以媒体平台助力优秀作品的推出和推广。
活动现场,杨乃林、李玉刚、富博洋高度认可了“中华戏歌创演计划”活动。富博洋表示,“但行好事,莫问前程,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。‘中华戏歌创演计划’就是一次播种,通过不断耕耘,辛勤付出,必将收获丰硕的果实”。
杨乃林:戏歌让传统戏曲走进当下
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、作曲家杨乃林从小便与戏曲结下了深厚的缘分,他创作的戏歌《梨花颂》更是广为传唱的戏歌代表作品之一。除此之外,杨乃林还创作了很多戏歌,包括于魁智、李胜素演唱的《蝶恋》,史依弘演唱的《我的名字叫流浪》,李佩泓演唱的《我不挂帅谁挂帅》,李军、张也演唱的《半树梨花》,朱强演唱的《园竹》,杨少彭、窦晓璇演唱的《圆梦中国人》,梅葆玖先生演唱的《万世流芳》等。今年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的大型京剧交响套曲《京城大运河》,也是他的代表作。杨乃林可谓戏曲交响及戏歌创作领域的代表人物。
7月18日,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,《音乐周报》策划并主办的“中华戏歌创演计划”在吉祥戏院举行“腔·调”艺术家对话活动。杨乃林作为戏歌创作领域的权威专家,与广大观众分享了戏歌的相关知识,以及创作戏歌的体会。
正确认识戏歌
“说实在的,戏歌这种艺术形式是近些年才有的,我个人还真没有好好地研究过究竟什么是戏歌,在戏歌的认识上也是粗浅的。我认为,戏是戏,歌是歌,戏歌主要还是歌,而非戏。”对话活动中,杨乃林为大家介绍了他心中对于戏歌的定义:戏歌既不是戏,也不是歌,是具有戏曲味道的歌。所谓戏曲味道,指的是腔调、发声方法及演唱风格具有戏曲的特点。对于如何区别“腔”和“调”,杨乃林做了细致的解释。“按照一般音乐写作规律,一字一音或很少音组成的非完整性乐句结构的短小旋律为“调”,旨在把唱词中的某个字音词意表达清楚、交代明白;有音无字或一字多音组成相对完整的乐句结构的旋律为“腔”。“腔”不仅要把唱词中的某个字音词意表达清楚、交代明白,而且还要依据字音、词意,进一步巩固、发展,以至完整表现、抒发唱词的情感,具有相对的终止作用。”
杨乃林认为,目前的戏歌可以分为三大类。一是运用戏曲素材,按照歌曲结构创作的戏歌。如《说唱脸谱》,虽然采用了较为纯正的京剧唱腔,但呈现方式却做了歌曲化的处理。第二类是按照板腔体结构呈现的歌曲化的戏歌。歌曲主体基本是板腔体结构,但对唱腔进行了编创与发展,并在音乐及编配上做了综合性的处理。这种类型的戏歌常见于戏曲晚会。第三类是带有主题性的原创戏歌。这类戏歌不是直接引用戏曲音调,而是将戏曲音调高度提炼作为可供发展的音乐材料,按照多声部思维进行创作,具有很强的原创性,如《梨花颂》就属于这一类的戏歌。“戏歌对于戏曲的推广是有利的。”没有经历过现代京剧大发展时期的80后、90后,虽然对京剧陌生,但对戏歌却都很熟悉,无论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《前门情思大碗茶》《说唱脸谱》,还是2000年后的《大宅门》《梨花颂》。“各个戏曲剧种都应该用好戏歌这个‘窗口’,让观众能通过戏歌,对不同戏曲剧种有个初步的印象,未来才有可能更多地去了解、接受、喜爱戏曲。”
从《梅韵珍藏》到《梨花颂》
1995年,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录制了一张唱片《梅韵珍藏》。这张唱片大胆采用了西方管弦乐队为传统京剧《贵妃醉酒》《霸王别姬》《游园惊梦》《太真外传》的经典唱段伴奏。杨乃林担任了作曲编配及京胡演奏。“录制这张唱片的时候,恰逢现代京剧向传统京剧回归,人们对传统京剧非常尊崇。但由于梅先生喜欢交响乐,并不满足传统京剧发展的现状,因此,提议:‘能否把我父亲的传统京剧经典剧目用交响乐的形式包装起来?’ 我说我没做过,可以尝试。”最终,这张唱片作为内部试验,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了200张,几乎全部由梅先生送给了朋友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西方管弦乐为传统京剧伴奏,梅葆玖的精湛演唱以及这种独特的艺术呈现形式所承载的创新意义,至今无人超越。这次大胆的探索之举,也为两人日后的合作埋下了希望的种子。
2001年,梅葆玖带领编剧翁思再、导演郭晓男、作曲杨乃林等主创团队,将梅兰芳的经典剧目《太真外传》重新改编创作,打造了大型交响京剧《大唐贵妃》。2001年11月3日,大型交响京剧《大唐贵妃》在上海首演,《梨花颂》作为这出戏的主题曲,逐渐走红,获得了广泛传播,赢得了人们的喜爱。“这是我第一次写戏歌,手头没有材料,找梅老师借了一本《梅派唱腔选集》,一夜就写完了。”让杨乃林没想到的是,一夜匆匆写就的《梨花颂》竟在中国音乐史上产生了非同一般的反响。
传统京剧与交响乐结合的创新探索,除了梅葆玖之外,再没有人做过。2006年,李玉刚在北京电视台的舞台上唱火了《梨花颂》。他和这首作品逐渐被更多人关注和喜爱。走红之后,李玉刚也遭到了质疑和非议,认为他唱得不正宗。作为创作者,杨乃林对李玉刚的演绎提出了另外的见解:“所谓的非议,就是说你唱得不够京剧流派化,而恰恰《梨花颂》是具有京剧流派特点的,因此非议也无可厚非。但作为戏歌,虽然可以采用京剧流派特点演唱,但要完全按照统一标准演绎也就没什么意思了。戏歌的演绎方式应当是能让更多人驾驭和演唱的。所以我非常感谢《音乐周报》邀请我参加这档谈话节目,我可以公开跟大家说,《梨花颂》能有那么广泛的传播,除了以梅先生为代表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演唱之外,很多跨界的艺术家们也都演唱过,李玉刚是其中一个,功不可没!其实,大型交响京剧《大唐贵妃》也遭到过很多非议。我现在特别理解老先生们的守正,保护传统,这没错,我们应该尊重。而年轻人不满足于传统,戏歌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个问题。年轻人喜欢创新,在发展过程中,创新与发展一定会产生碰撞。”
为了让《梨花颂》能够得到广泛传播,作曲者杨乃林也做出了“牺牲”。在这个作品完成之初,他并没有在音乐著作权协会注册申请著作权保护,所以大家常常能够在各种场合听到这首歌。后来,杨乃林才了解到,《梨花颂》的词作者翁思再已在上海申请注册了这首作品的著作权。杨乃林常常能收到李玉刚的微信,“他每次演唱《梨花颂》之前,都会告诉我。在悉尼演唱《梨花颂》前,他还特意来电与我分享这一喜讯。”
戏歌创作当守正创新
前辈艺术家为普及、推广戏歌作出的努力,也吸引、感染了很多人参与到戏歌的学习、创作、推广中来。这也是举办此次“腔·调”艺术家对话活动的目的之一。接下来,“中华戏歌创演计划”将开启下一板块“征戏歌”。7月18日的活动现场,有不少观众都是各大艺术院校的学子,包括中央音乐学院、中国音乐学院、北京现代音乐学院、中国传媒大学、中央民族大学、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,他们对创作、演唱戏歌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。
对于戏歌的创作,杨乃林提醒现场和观看直播的观众,戏歌是一个新的艺术形式,能够广泛传播,一定有它的艺术规律。希望大家在创作的时候注意:戏曲讲究字正腔圆和腔词关系。无论是器乐还是歌曲,都要“语言”精确,“形象”逼真。因此,写歌时一定要注意中国汉字的四声问题。目前,很多专业或非专业的戏歌创作存在一个普遍问题,就是“倒字”——其实,《梨花颂》就存在这个问题——按照普通话的标准唱出的字听着不是本来的字,这是创作歌曲尤其是戏歌的大忌。如何处理好音乐与歌词的关系,既做到字正腔圆,又符合音乐进展的逻辑,是音乐创作专业范畴所需研究探索的问题。要在曲调或旋律上、词曲结合上、塑造音乐语言和音乐形象上下功夫。用最精确的音乐形象塑造情感,用最准确的音乐语言表情达意。
在运用或引用戏曲素材或采用戏曲演唱风格时,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,都应避免扭曲甚至损毁戏曲原有的艺术品质。“戏曲好的东西要保留,这是守正。但原封不动搬用原曲原调套用旧腔,也是不可取的,要守正创新。也不要指望通过‘戏歌’力图改变戏曲,戏歌毕竟是歌。戏曲在歌里只是借鉴,是丰富和提升歌曲的一个元素。如果把‘歌’写成了‘戏’也就失去戏歌的意义了。”杨乃林鼓励大家,戏歌的艺术形式发展前景广阔,把戏曲的腔调用在歌曲里,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,创造出新时代的“中华戏歌”,坚守住“中华戏歌”的“腔与调”。
中国戏曲是民族文化的瑰宝、民族智慧的结晶,是中华民族最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。戏歌比戏曲要精炼得多,演唱上的要求和限制比戏曲宽泛得多,简捷易学,通俗易懂,好唱好记,便于更多人接受,更有利于戏曲的传播。此外,戏曲元素离开戏曲本体,可以尽情地发挥、无限地发展,更善于内容的表现、情感的抒发;可以高度概括、直截了当地传递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精神的内涵。“‘中华戏歌’这四个字非常重,它既然是中华民族的艺术作品,就要有中华民族的气派、中华民族的风格、中华民族的艺术标准与中华民族的艺术品质。”杨乃林说。
李玉刚让《梨花颂》家喻户晓
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李玉刚,是备受观众喜爱的青年艺术家。他将传统戏曲艺术辅以当代时尚包装,以独特的男性视角诠释女性舞台艺术。十余年来,李玉刚孜孜不倦耕耘于国风音乐领域,见证了其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过程,为观众带来《梨花颂》《万疆》《新贵妃醉酒》等诸多经典作品,并多次走出国门,用“传统艺术的当代表达”架起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。
7月18日,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支持,《音乐周报》策划并主办的“中华戏歌创演计划”在吉祥大戏院举行“腔·调”艺术家对话活动。活动中,李玉刚作为多首经典戏歌的演唱者和推广者,分享了他的演唱心得与背后的故事。
推广《梨花颂》功不可没
杨乃林是戏歌《梨花颂》的曲作者,而这首歌能够传遍大江南北,杨乃林首次公开表示,“李玉刚功不可没。”
在本次活动中,李玉刚也道出多年来一些观众的内心疑问,“很多人喜爱我演唱的《梨花颂》,甚至不少人以为我是这首歌的原唱,其实不然。”
“我和《梨花颂》结缘是在2004年底。”李玉刚分享了他与《梨花颂》的故事,“那时候,我还在杭州的歌厅里跑场,后来认识了蓝玲老师。”蓝玲是国内非常有名的服装设计师,曾获“文华奖”的作品《西厢记》《陆游与唐琬》《梨花情》的服装都出自她手。2006年,李玉刚参加《星光大道》节目时的很多套服装也都是蓝玲设计的。“2004年底,蓝玲老师给了我一张光盘,让我回去好好听、好好看。她说,光盘录制的作品无论是唱腔、舞台表演还是服装设计,都特别好。”回到宿舍,李玉刚迫不及待地把光盘放进机器中,“当《梨花颂》的前奏响起,交响乐的厚重感如同魔法一般吸引了我。歌曲唱腔唯美,极具东方色彩,让我非常着迷。”之后,李玉刚就一直在练习演唱《梨花颂》。直到2006年,他终于有机会在舞台上演唱这首歌了。
“当时我正参加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录制,报歌时,我就报了《梨花颂》。但节目组希望我
演唱《枉凝眉》。”出于对《梨花颂》的极度喜爱,李玉刚坚持并说服了节目组。节目播出后,李玉刚演唱的《梨花颂》大受欢迎,“之后,无论去中央电视台录节目,还是其他电视台,大家都希望我演唱《梨花颂》。”
戏歌借鉴了戏曲精华
“我在还没出道之前,就听过很多经典戏歌,比如《故乡是北京》《前门情思大碗茶》等。”李玉刚表示,戏歌借鉴了中国戏曲艺术中最重要的精华与特色——戏腔,但又跟戏曲不同,它更简单,跟歌曲结合得更加紧密,便于流行,也让包括年轻人在内的普通老百姓欣赏起来更容易。不过,李玉刚认为,现在或许还不是定义戏歌的最好时候,“可能需要更多艺术创作者以一首首作品推动戏歌的进一步发展,最终让它在历史中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和解释。”
李玉刚说,“今天的年轻人能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国外音乐风格,比如民谣、嘻哈,就有很多年轻人喜爱。但像《梨花颂》这样的作品,唱词简短、唱腔美,有东方意境,很多人听之前都没想到我们的戏曲也能那么美和有魅力。这就需要我们这些从业者更加努力地贴近大众,推出更多好作品,让年轻人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。”
唱好戏歌,多听、真学是诀窍
“我在演唱《梨花颂》的时候,唱腔借鉴了戏腔,但是没有完全按照戏曲唱法来,而是用中国民间民族的唱法演唱的,点到为止。”对于如何将戏歌唱出戏的韵味、歌的委婉,李玉刚建议歌迷朋友平时可以多听戏曲,听得多了,对于节奏、韵味的把握逐渐就会有自己的理解。“像我从小生活在农村,没有机会学习戏曲。长大后发现自己很喜欢戏曲,听了很多,看了很多,自己也去学习。如果能尽早接触戏曲、学习戏曲肯定是最好的。即便没有童子功,后期的学习也很重要。”李玉刚也表示,加深对于作品的理解能更好地帮助演唱者诠释作品中的情感。
李玉刚还与观众分享了自己怎样保护嗓子:“我的声音分真声和假声。真声部分我不担
心,但当要使用假声前,我会注意饮食,不饮酒、不吃辣、不吃过咸或者过甜的食物。”
【侧记】
“戏歌拉近了我们和戏曲的距离”
距离活动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,吉祥大戏院门口已经开始聚集了很多热情的观众。近十位六旬阿姨站在活动海报前,齐声喊起口号、拍摄小视频。裙摆飘飘、发髻高悬,现场还有不少身着汉服的女孩,让此次“腔·调艺术家对话”活动变得更有味道。
来自北京的李红燕今年61岁,她讲起了自己喜欢李玉刚之后的变化。“以前,我对戏曲并不了解。通过电视看到了李玉刚的表演,很喜欢。之后随着对他了解得越来越多,我也想要去听听让他着迷的戏曲究竟是什么样子的。于是,我开始关注北京的各个剧院,有戏曲的演出常常会去看。”对李红燕来说,李玉刚像是一位领路人,带领她逐渐了解戏曲,了解传统文化,“戏曲的门槛很高,我们即便喜欢也很难学会、唱好。但戏歌拉近了我们和戏曲之间的距离,好学、好唱,还好听。”